- 经济下行期应适当调整供给政策
- 发布时间:2013-7-1 阅读次数:661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日前央行采取非对称降息,似乎预示着中国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超预期。6月9日公布的CPI指数为3.0%,也说明中国经济局部通缩风险开始隐现。在习惯了10%的高增长之后,经济下行期的中国该怎么做?6月9日,在宁波举行的“2012中国开放论坛”上,国务院中心宏观经济部部长余斌对此做出了详解。
全年GDP增速或达8%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回落的步伐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对此,余斌认为:“2010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就一直处在下降的过程中。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来看,本轮经济回调已经持续了8个季度。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该项指标以来回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超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6个季度的回调期。很显然,当前的增长速度明显偏离了近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下降到10%以下,回落2.6个百分点。用工业增加值与GDP的关系来推算,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只有7%左右。今年,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的增长,都出现了明显下滑的趋势。”
究其原因,余斌认为,美欧债务危机导致外需萎缩、房地产市场调控带来相关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下降、支撑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性条件发生了变化,是构成经济下行的三大主因。
余斌判断,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将呈现前降后稳的态势。“三季度以后经济增长有可能逐步企稳,但还没有观察到能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回升的动力,投资增长降幅有限,消费增长总体稳定,出口增长逐步回升,预计全年中国经济增长会达到8%左右。”余斌表示,中国城镇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正处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较低,因此有条件在中长期保持7%到8%的中速增长。
加大供给政策改革
经济下行期的中国正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呢?
余斌表示,一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迎来了集中偿还的高峰,但伴随经济增长的回落,中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阶段以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地方投融资平台已经欠下巨额债务,再融资的能力减弱。所以,至少局部地区会面临一定的偿付压力;二是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速度效益型的特点,增长放缓面临过剩的问题,行业的盈利能力、盈利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部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将会陷入困境,有些将会破产倒闭;三是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加大,如果房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银行、地方政府都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银行贷款,当地方政府陷入困境以后,财政风险放大,实际上中国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是相互交织、相互传染的,有可能使问题恶化;四是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和泡沫经济结合,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可能发生较大的冲击和群体性事件。
余斌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确定稳增长、稳效益、防风险的宏观调控政策,要重视供给政策的调整,增强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对于中速增长阶段的适应性。供给政策调整的一个目标,是以价格、投资双放开来推动基础产业的改革。
“我国基础行业价格不顺、放开不够、竞争不足的问题,在很多领域存在。有的地方发电能力利用不足,有的地方严重缺电;铁道部债务负担沉重,投融资能力下降,大量行业外资却难以进入;成品油价格高企,社会公众不满情绪明显增加,三大炼油企业却亏损;大量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求助于影子银行、民间借贷,企业财务费用大幅上升,加上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超过很多企业的承受能力;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均衡水平,一方面城市商业性地价被一再推高,成为部分地区房价暴涨的主因。另一方面,优惠地价甚至零地价成为地方招商引资、争夺投资项目的重要手段。这些问题微观上导致资源配置错位和低效率,宏观上出现了产品或能力供给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并存、能源资源和要素价格不合理上涨等现象。”面对上述种种问题,余斌认为需要加大供给政策的改革。通过供给政策改革,一方面可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增加投资需求,从而稳定增长。另外可以形成竞争的格局,提高效率,降低价格,降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