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景:起起伏伏的群山连绵不断.。
近景:荒山秃岭重重叠叠。一条不大的溪水顺着遍地碎石的山沟沟弯弯曲曲地流过,溪水的西岸上有坐小村庄。破旧的村庄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惯见的,土屋墙茅草做的房顶。沿着村庄里狭窄的小胡同,来到一坐小宅院,白黄色的土墙,深黑色的草房顶和旧门窗,处处显示着宅院破旧。
字幕:黄家村。
伴音:(老年男人)“这是我的家,我就出生在这个小宅院里。记得那一年我六岁,娘病的很重,久不见的大哥回来了,说是要大哥娶媳妇给娘冲喜,娘的病就会好的。”
2.小宅院。日。
小宅院的门头上挂上了红布,门上贴了大红喜字,小院处处喜气洋洋。院里支起了大锅,大人们在忙着做饭,忙着招待亲友。喜欢凑热闹的小孩儿们在院里院外跑来窜去。
一阵锣鼓响起,鞭炮声声震耳。
“花轿来了!”
“新媳妇来啦!”
大人孩子纷纷向大门外涌去。
盖着红头布的新媳妇和新郎被欢笑的人们簇拥着,推拥到宅院的香台前跪拜。
有人高喊:“一拜天地!”
盖着红头布的新媳妇和新郎被起哄的人们推拥着跪拜。
推出片名《我的嫂娘》
3.宅院。日。
大嫂用斧子用力地劈柴,把劈好的柴一摞一摞地码放好,又拿起扫帚打扫院子、放鸡。
4.室内。日。
大嫂双手端着一碗刚熬好的药走进来。
大嫂:“娘,起来吃药啊。”
大嫂把药碗放在炕头,忙跪在炕上用力把娘扶起来,她一只胳膊抱着娘,一手端着药碗喂娘吃药。娘吃完药,大嫂忙用手巾给娘擦去嘴角上的药水。
娘感激地含着眼泪喘着粗气无力地说:“娘的病连累你了呀,让你刚过门儿的新媳妇儿没享上一天福,还衣不解带没明没夜地伺候俺,咳。”
大嫂:“娘,又说这话,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敢说自己就不得病,得了病看医家、吃药就好了嘛。”
伴音:(老年男人)“大哥与大嫂结婚后不久,娘还是依依不舍地去世了,家中就留下了大嫂、留下了二哥和我。”
5.田间。日。
夏日的阳光下,大嫂在田间挥汗锄地。
地头的树阴下,黄仁和与黄玉和在玩石子棋。
6.室内。夜。
大嫂在油灯下做针线活,黄仁和与黄玉和躺在炕上的被窝里。
黄玉和:“大嫂,咱还说夜个儿哪个曲儿吧。”
黄仁和反对说:“夜个儿哪个曲儿俺都会说了,再说个新曲儿吧。”
黄玉和执拗地说:“不,还说夜个儿哪个曲儿。”
黄仁和也不让,坚决地说:“说新曲儿。”
大嫂看着互不相让的小哥儿俩笑着说:“好了,好了,哥哥让弟弟,咱先说夜个儿哪个曲儿,再说个新曲儿,你们说好不好?”
黄仁和与黄玉和同声说好。
大嫂:“太阳出来哎照西墙,西墙后面哎有阴凉。……。”
突然,院子里传来“咔嚓”一声巨响,划破了黑暗中的小院的寂静,黄仁和与黄玉和被惊吓得一跃而起,赤裸条条的惊恐地躲在大嫂的身后面,大嫂用双臂护住两个受惊的孩子。
大嫂:“不怕,不怕,有大嫂在,咱不怕。”
三个人屏住呼吸听庭院里的动静,外面黑黑的静静的没有一点声响。大概是树立在墙根的那副梯子没放好倒在地上发出的巨大声响。
7.小宅院。日。
大嫂吃力地挑着一担水走进来,把木水桶的水倒进水缸里,喘着粗气,边举起袖子擦脸上的汗,边走进灶房,系上围裙,燃火做饭。
大嫂不时地往灶堂里续柴草,灶堂里火正旺,大嫂掀起锅盖用饭勺搅动着。
大嫂走到门口喊:“仁和、玉和吃饭了。”
黄仁和、黄玉和跑进来。
大嫂把饭一碗一碗盛好放在桌上,又用高粱杆儿做的小浅端来两张白面饼。
大嫂:“今天过节,咱吃好饭。”
黄仁和、黄玉和高兴极了,许久不曾吃白面饼了,急忙一人抢过一张,幸福地大口吃着,真香。
黄仁和忽然瞥见大嫂坐在灶旁的小凳子上,依旧吃着往日的糠菜团。
黄仁和疑问:“大嫂怎不吃饼?”
大嫂:“我爱吃菜团子。”
黄仁和看看自己吃剩不多的饼,忙把自己咬过的一圈撕下来,又把黄玉和正吃着的半块饼夺过来。黄玉和突然失去了饼,嘴里含着饼忙追赶着黄仁和哭喊、追抢。
黄仁和把饼高高举起,边躲边说:“大嫂还没吃呢!
黄玉和不顾一切地追抢、哭喊:“你还我饼!你还我饼!”
黄仁和气愤地用脚踢倒黄玉和。黄玉和坐在地上大哭。
大嫂心疼地怒吼:“你怎么能踢他!”
面对大嫂的怒吼,黄仁和惊呆了。
大嫂两眼含泪,缓和了些口气说:“你是哥哥呀。”从黄仁和手中要过饼,走上前去扶起黄玉和,安慰。
黄仁和委屈地哭了。
大嫂扶着黄仁和的头安慰:“你是哥哥,就该照顾好弟弟,让着些弟弟。”
黄仁和哭着说:“你老是把好的让俺俩吃,你都舍不得吃一口。”
大嫂:“你俩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吃好的呀。”
黄仁和:“才不是呢,就是咱家穷,没有粮食吃。”
黄仁和边说边把饼递给大嫂,大嫂推辞,黄仁和干脆把饼泡在大嫂的饭碗里。
黄玉和也把自己吃剩的一块饼举着送到大嫂面前。
黄玉和:“大嫂,你吃白面饼。”
大嫂:“玉和吃吧,大嫂碗里有。”
黄玉和:“那是二哥的,这是俺的,以后有好饭咱一起吃,俺不哭了,俺听大嫂的话,不让大嫂生气,俺当好孩子。等爹和大哥回来咱就好过了。”
大嫂激动的泪流满面,苦笑着看着玉和连连点头说:“等爹和你大哥回来,咱日子就好过了,咱天天烙白面油饼吃。”
8. 小宅院。日。
天阴的很沉。从外面传来“嘡嘡”的紧锣声和急促的喊叫声。
“扫荡来了,各家各户把自家的老人孩子看管好,快往西山后跑啊!”
“鬼子已经过了李家庄了,离咱村儿不到五里路了,赶快往西山后跑啊!”
“嘡嘡!”
大嫂心急如焚,两条腿不停地从院子里走到大门口,又从大门口走到院子里,焦急地一趟又一趟去大门口张望,急得眼泪汪汪的团团转,嘴里不停地念叨:“仁和呀仁和,你耳朵聋啊!你就听不见吗?你上那里去了呀?上那里去了呢?”
长庆婶急急忙忙跑进来,大喊:“他大嫂,你还磨蹭个啥?快走啊!鬼子已经过了李家庄了!”
大嫂着急地哭喊:“仁和,仁和去砍柴还没回来。”
长庆婶着急地大声问:“啥?仁和他没在家?哎呀呀!哎呀呀!这,这可真要急死人了。(她急得风风火火地跑到大门口,又风风火火地跑回来,着急地直跺脚。)那也得赶快走啊!”
大嫂大哭:“仁和他没回来,一个孩子,俺不能扔下他,你们把玉和替俺带走,俺要等仁和回来。”
长庆婶着急地大喊:“这,这,你领玉和赶快走!我让你叔去找仁和,你俩快走!快走吧!俺的祖宗哎!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呀,哎呀呀!哎呀呀!真是的!真是的!”长庆婶着急地摇着头急匆匆跑出去。
9.野外。傍晚。
大雨倾盆,闪电雷鸣。
乡亲们扶老携幼,赶驴的,挑担的,一路上小孩儿哭大人叫,冒着大雨落荒而逃。
有人喊:“河水涨起来了,山洪就要来了,大家快上岸哪!”
又有人焦急地喊:“前面没法儿过河了,快沿着河沟沟往西走啊!鬼子已经到咱村儿了,快跑啊!”
黑暗中,洪水翻腾,涛声如雷,黑沉沉的夜空中不时地闪过刺目的闪电,雷似山崩。逃难的人们相互拉扯着、搀扶着冒着大雨沿着河岸踏着崎岖泥泞的山坡急匆匆向西山后疾走,不时地有枪声从村庄里传过来。远望村庄,火光处处,浓烟滚滚。
10.野外。日。
逃难的人群,人们在疲惫地向前走着。人群中,大嫂背着生病的黄玉和艰难地向前走着,黄仁和背着个大包袱,用一只手托着黄玉和的屁股,跟在大嫂身后。
11.小宅院。日。
大嫂吃力地背着黄玉和,用一只手紧拉着黄仁和胆怯地走进小宅院。小宅院内一片狼藉,院门、屋门,就连柜门都卸去一扇给烧了,所有的门都缺了半扇。面罐里、米缸里都拉了大小便,所有的粮食都掺进了沙土和白灰。
大嫂从屋里跑出来气愤地哭喊:“缺了德的!天杀的小日本儿!可让老百姓怎么活呀!”
长庆婶急急地跑进来,大声说:“他大嫂,你叔说,粮食里怕是下了毒,再饿咱也不要吃啊。”
大嫂着急地说:“没吃的,可怎么活呀?”
长庆婶:“去地里擗些萝卜缨子吃,天无绝人之路。粮食可千万不能吃啊,有毒,我还要告诉别人去,千万不能吃啊!”急匆匆跑出去。
12.屋内。夜。
黄玉和躺在炕上,头上盖着湿手巾昏睡。大嫂焦急地不时地摸摸黄玉和的头和脖子。
长庆叔领着大夫走进来。
长庆婶:“孩子烧的厉害,您快给看看吧。”
大夫给黄玉和看病。
大夫吃惊地说:“病的不轻呀!怕我无能为力,耽误了孩子。还是……。”
长庆婶着急地说:“这十里八乡的还有谁的医术能比了您?您想办法救救这苦命的孩子吧。”
大夫为难地:“他婶子,不是我推托,医家能治病救人是医家的本分。这孩子的病,我真是无力回天。”
大嫂急得大哭,忙跪在地上给大夫磕头。
大嫂央求:“医家,大爷您救救俺兄弟吧,俺给您磕头,俺给您磕头,俺求求您了,以后俺一定报答您,一定报答您,您救救俺苦命的兄弟吧。”
大夫:“他大嫂,你起来,你快起来,你们是抗属呀。他爹、他哥都在咱队伍上为了咱老百姓打鬼子,我若是有十分的能耐,也绝不会用九分呀,只是,咳!我就尽力吧,也看这孩子的造化了,啊?咳!”
13.小宅院。日。
伴音:(老年男人)“不久的一天,家里来了许多人,说是爹和大哥在反扫荡的战斗中牺牲了。我们家像天塌了一样。”
大嫂哭诉:“老天爷呀,俺的命咋就这么苦呀,你们都走了,留下俺和两个孩子可怎么活呀!”
大嫂坐在炕上哭的死去活来。人们在劝她,在陪着哭。
14..屋内。日。
大婶:“你大嫂太伤心了,病了这么长时间,需要调养。俺家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一直住在你们家了,你们哥俩还是到俺家去住吧,这样俺能照顾你们的大嫂,也能给你俩做饭。”
黄仁和坚决地说:“不,俺不去。”
大婶耐心地解劝:“你不去,玉和和你大嫂走了,这家里可就留下你一个人了。”
黄仁和:“玉和也不去,你们把大嫂接走吧。”
大叔不耐烦地大声说:“你这孩子,可真是宁。”
黄仁和哭了。
大婶瞪了大叔一眼,心疼地说:“怪可怜的。”
大嫂:“爹、娘回去吧,俺和他们就留这里吧,俺中。”
大婶望着憔悴的女儿,心疼地说:“你这身体……。”
15..灶房。日。
黄玉和在往灶堂里续柴,灶上的锅里冒着团团热气。大嫂在忙着做饭。从灶房门口,可以看见黄仁和正抡着斧子劈柴。
16.山地。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