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次产业发展对安徽省经济的贡献研究 胡珀
- 发布时间:2013-6-30 阅读次数:468 字体大小: 【小】 【中】【大】
摘 要:选取安徽省样本区间2001—2010年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比重由升高到2004年以后开始下降的产业结构现状。其中对GDP的贡献程度第二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在安徽省经济中的影响最不明显,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第二产业对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作用。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安徽省应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产业的合理优化升级。
关键词:安徽省,三次产业,拉动系数,贡献率
一、引言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区域性规划,也是国家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对实现安徽省的崛起影响重大而深远。
安徽省在地理位置上紧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但经济水平却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中部省份相比,也同样存在差距,历史与现实原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安徽省经济一直处于中间的位置。当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正式实施,为安徽省经济提供了重要契机。安徽省要迎头赶上,实现经济快速的关键是产业的,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从安徽省三次产业的总体概况人手,重点分析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明确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二、安徽省产业结构总体概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迅速,已逐步从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工业大省转变,在2001—2010年的10年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在逐年下降,由23.4%下降到14.1%,下降了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13.4%。其中,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社会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比重高达52.2%,表明安徽省已逐步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扩张阶段;第三产业的在2004年出现了转折点,2004年比重比2001年增加了3.3个百分点,2004年以后,比重开始下降,2010年比2004年下降了5.3个百分点,远低于2001年的37.9%;同期第二产业迅速,由2001—2004年间一直为38%左右,到2010年增加为52.1%(见表1)。
三、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
(一)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选取
选取的数据时间跨度为2001—2010年的宏观经济数据,其中2001—2009年的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源于2010年安徽国民经济统计公报,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预测数据。为便于数据分析,以2001年为基期,剔除价格因数的影响,并对其他年份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选取的指标包括拉动系数和贡献率。
首先定义经济指标,使用GDP表示安徽省全社会生产总值,ΔGDP表示当期经济总量的增加值,GDPO表示上一期社会生产总值。因此定义ΔGDPi/GDPO×100%反映经济增长率,ΔGi/CDPO×100%表示第i部门对经济的拉动系数;定义ΔGi/ΔCDP×100%来反映第i部门对经济的贡献度。
(二)三次产业贡献程度总体分析
通过对原始数据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与贡献程度,得出2001—2010年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系数和贡献率(见表2)。
由表2可以得出:1.从GDP增长率来看,安徽省GDP增长率基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省经济速度快于全国水平,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增长率平均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安徽省经济进入快速时期;2.从拉动系数来看,第一产业基本处于1%之下,说明第一产业在安徽省经济中的影响不明显,第三产业变化不太明显,但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却在逐年增加,对经济影响最显著,说明安徽省经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3.从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由2001年的44.52%上升到2010年的67.39%,增幅达22%以上,说明GDP每增加百元,其中就有67.39元是第二产业贡献的。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却由2001年的过半,跌至2010年的25%,跌幅明显,因此应加快第三产业的,提高第三产业经济效益。
(三)第二产业贡献程度分析
安徽省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农业大省,但是从三次产业对经济贡献程度的总体分析来看,安徽省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时期,如何摆脱“农业大省”进而跻身“工业强省”行列,是“十二,五”规划以及未来安徽省经济的主旋律。
根据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为更好地分析安徽省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现得出2001—2010年工业和建筑业对经济的拉动系数和贡献率(见表3)。
由表3可知:1.从CDP增长率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率4~5个百分点,安徽省工业化步伐加快,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安徽省CDP增长的主要动力;2.从拉动系数来看,21世纪初,房地产市场蓬勃,对安徽省第二产业以及经济拉动效应明显。随着国家抑制房产过热政策的连续出台,建筑业速度明显放慢,进而拉动效应降低,安徽省工业拉动系数逐年攀升,与安徽省经济现实情况吻合;3.从贡献率来看,建筑业的贡献效应与其拉动效应的趋势基本一致,建筑业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宏观政策,国家宏观政策的效果在安徽省建筑业中得到显著体现,工业贡献率基本维持在80%以上,2007年、2008年更高达93%,工业化势头强劲。
四、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水平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上,第一产业比例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例虽然最低,但是从全国来看,特别是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这一比例还是比较高的;第二产业虽然所占比例最高,但距离工业大省、工业强省的道路仍很漫长,同时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效率还有待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高,与第二产业的差距有明显拉大的趋势。
从2004年开始安徽省产业结构出现了“反向变动”趋势,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而再次加强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刚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社会经济的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从相关数据指标可以看出,效果是显著的,因此在当前的大好时机下,安徽省应抓住机遇,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实现产业的合理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金传梁,李宏博.安徽产业结构分析与调整思路[J].中国商界,2010(5).
[2] 方国斌,马慧敏.安徽产业结构现状与生产要素的变化[J].华东经济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