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治家”,倾注心血最大的,就是太子朱标,负责朱标日常教育的两位“赞善大夫”,一位是朱元璋的第一智囊刘伯温,另一位是“浙东四才子”之一的章溢,日常授课的老师,更是“群贤毕至”。对儿子的教育步骤,朱元璋更亲自设计,要求诸位老师先“养其德行”,即培养品德,然后再教他“帝王之道”,即做皇帝的学问。此外,老师们更要时常教导太子“民间稼穑之事”,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制定了考核标准——“仁明果决”四字。平时朱元璋纵然再忙,每次见到太子,都要询问太子最近在读什么书,并一起讨论心得。
一次朱元璋问太子朱标最近在读哪段历史,朱标回答说:“在读西汉七国之乱。”朱元璋问:“那你认为这场动乱错在谁呢?”朱标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错在叛乱的七国了。”朱元璋立刻教育说:“你所说的,只是那些讲官的一面之词,七国之所以叛乱,是因为汉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就杀害了吴王的儿子,后来又轻信晁错挑唆,削夺诸王权力。你作为太子,应该学会善待亲族,这样,亲族们才会敬重天子,保卫皇室。”但这对父子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这段对话,竟真演变成了一场明朝版的“七国之乱”——靖难之役。
治国的诸事,朱元璋也呕心沥血。为了搜罗人才,除了恢复科举外,洪武元年(1368)十一月二日,朱元璋派文原吉、魏观等文臣分行天下,访求治国贤良。行前他特别告知众臣,人才是有很多种的,有才的人,更容易有缺点。比如“明锐”的人,即聪明的人,往往“僄轻”,即轻浮。“敦厚”的人,往往“迂缓”,即慢性子。“辩给”的人,即口才好的人,往往“行或不及”,即言过其实。“沉默”的人,反而“德或有余”,即品德高尚。最后朱元璋感叹说,其实人才常有,但知人太难了,选拔错误,反而会造成危害。这次寻访人才的结果,招揽了大批元末名士,后来号称“天下第一御史”的直臣韩宜可,就是在这次寻访中被推荐启用的。